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江西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调查研究

江西监管局:财政监督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建议

——以鄱阳县昌洲乡小渡村为例

  2015年以来,财政部江西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财政部党组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定点帮扶鄱阳县昌洲乡小渡村实际,认真谋划、积极协调,集全局之力扎实做好帮扶工作,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小渡村帮助解决扶贫项目12个,协调争取资金14100万元,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财政监督保证了扶贫工作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合理开展,保证了扶贫项目的连续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效益,脱贫攻坚助力。 

  一、财政监督助力扶贫取得的成效 

  (一)扶贫村情况 

  鄱阳县昌洲乡是昌江河流经鄱阳湖形成的一座孤岛,小渡村则位于孤岛西北端, 全村基本农田1390亩,山(旱)地660亩,水塘80亩。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50户,农业人口3180人,党员人数36人。该村由于四面环水、人均自有耕地少、产业经济空白、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薄弱、发展意识欠缺等因素,属 “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6人。2015年以村集体经济为零,贫困发生率8.97%。 

  (二)主要做法 

  1.压实目标责任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五年来,江西监管局结合自身职责,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有的放矢运用好各项政策,做到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以项目成效为抓手,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让贫困群众得到真正实惠。 

  (1)深入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先后40余次深入小渡村开展扶贫调研,带领帮扶工作队多次召开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发展村级经济和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掌握小渡村的基本情况、村级经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致贫原因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增强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小渡村精准脱贫。 

  (2)突出因地制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渡村实际,先后制定了《江西专员办2015-2017年定点帮扶小渡村工作实施方案》、《江西专员办2018-2020年定点帮扶小渡村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小渡村发展变化情况,制定当年帮扶工作计划,使帮扶工作更贴村情、思路更加清晰、推进更加有序,大大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基层基础,紧盯资金使用末梢。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村集体班子的凝聚力如何。2015年以前,村出现换届砸票箱、支部开会索要“误工费”的荒唐以及村级党组织的软弱涣散,小渡村贫困户不知道该信任谁,村民更不知道该跟谁干,如果任由其发展,资金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局党组派出机关党委专职书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从抓党建入手。 

  (1)宣讲党的方针政策。通过集中学习、走村入户、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村民解读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村民主动脱贫思想意识和内生动力。 

  (2)建强基层党组织。协助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把扶贫开发项目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渡村3名致富带头人中有2名党员 

  (3)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的内容、权限和程序规范化,推进村级工作有章可循,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和公正。同时,以党员为主体,组建了村民理事会,负责土地流转、协调处理纠纷、引导农户务工等工作任务,以党小组全面推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增收、改善村容村貌,取得良好成效,资金的使用也有了保障。 

  3.立足村情民情,谋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善村级经济发展条件上下功夫,想方设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1)完善基础改善民生。安排落实小渡大桥建设、道路硬化、抗旱电灌站、灌溉沟渠硬化、电网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落实了村所有贫困户的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贫困户子女就学教育补助、符合条件的低保五保等惠民政策,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切身体会到党和国家惠民惠农政策的获得感。 

  (2)推进产业经济扶贫。引进构树和油茶产业扶贫项目,分别开垦50亩村集体林地种植构树,150亩种植油茶,在用工各环节全部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切实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3)推动光伏电站建设。新建1座100告千瓦光伏发电站,确保村集体经济每年至少增收10万元。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精准发力、因贫施策、长效帮扶,江西监管局的定点帮扶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被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15-2017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18、2019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等次均为“好”,被鄱阳县委县政府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驻村第一书记被评为“2015-2017年度省派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并荣获鄱阳县“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奖’”,2018、2019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等次均为“优秀”。 

  1.全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6人,通过开展整村脱贫攻坚和结对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91户294人(2014年脱贫3户16人,2016年脱贫12户50人,2017年脱贫9户38人,2018年脱贫19户70人,2019年脱贫48户120人),未脱贫2户2人。贫困发生率由8.97%降至0.06%。2020年4月,小渡村顺利通过脱贫验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全村各类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方面:全村5自然村小组的通村通组户路全部实现硬化,通村通组道路完成6公里,入户路1.5公里,完成率100%。饮水方面:全村100%农户饮水安全,有水质、水量达标的蓄水池集中供水。住房方面:对全村“仍居住在危旧房且属唯一住房的农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新建、维修加固),规范保障房管理,实现了100%农户住房安全。用电方面:100%农户通生活用电,村委会所在地通动力电。通讯方面:村委会所在地通宽带网络,100%农户能收看电视节目。环境建设方面:全村650户农户全部享有水冲式卫生厕所;自然村排水沟渠基本健全,无污水横流现象,有保洁员22名,杂草清理员10人,有垃圾集中收集点30余处。村集体经济方面:建设光伏发电站1座(100千瓦),占地2.5亩;建设构树种植产业基地1个,占地50亩;建设油茶种植产业基地1个,占地150亩。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完善了村卫生室和综合文化活动室。 

  3.积极推动小渡大桥建设。小渡村距县城仅五公里,但一河之隔,严重阻碍了该村的发展。全村3300人日常出行靠船摆渡,交通极为不便,遇上大风暴雨天气,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为切实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江西监管局积极推动桥梁开工建设。小渡大桥的预算投资为13036万元。按照时间节点,在2017年立项的基础上,2018年如期完成了桥梁建设的可研报告、初设和初扩,2019年先后完成地质勘探、航道升级、设计和施工招投标,大桥于2020年1月13日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小渡大桥建成后,将会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距离鄱阳县城5公里的小渡村将告别孤岛,搭上鄱阳城区发展的快车,小渡村、昌洲乡的区位优势将迅速转化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助力当地群众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财政监督在支持脱贫攻坚中的几点思考 

  目前,在脱贫攻坚中涉及的资金和多个部门都有紧密联系,如财政、扶贫、发改、民宗、民政、卫计部门等,具体到项目上使用人又有乡镇、村组、农户等。近些年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总量逐年递增,扶贫资金使用点多面广,随之而来的就是监管难度的不断加大。 

  (一)资金使用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一方面一些基层领导对贫困群众全面脱贫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了尽快出成绩,对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于热衷,而精准到户产业项目由于见效慢而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另一方面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扶贫资金到位后,不能做到精准实施,在工作中存在上紧下松、上热下凉的情况,工作进展不平衡。 

  (二)项目安排方面还不够规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级可支配的财政扶贫资金相比以前有所增加,资金的增加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对扶贫工作中实际需要的项目去安排,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资金需要一级一级统筹分配使用,当村一级作为实施主体实施扶贫项目时,还需要村委会或者村民筹集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配套,而现实中很多村并无财力,这也往往导致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此类项目在当初安排上大多没有经过充分谋划,导致发挥作用方面大打折扣 

  (三)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顺畅。脱贫攻坚是系统性的工作,从项目规划到最终的落地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只有通力协作才可以做好扶贫工作。从目前基层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来看,主要有以下情况:从项目管理来看,除行业部门外,扶贫项目中的产业发展项目由财政部门主管,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搬迁等由发改部门主管,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又由政策性银行主管。从资金使用情况来看,资金、项目分别由财政部门和扶贫办负责,各行业部门既是项目实施单位又是项目主管单位。管理部门繁多往往导致九龙治水现象的产生,而工作中又缺乏统一协调和相互衔接的机制,后果就是项目管理效率不够高,这无疑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不够明显。预算管理可以看出政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运用的效率如何,在财政扶贫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中反映的就是扶贫资金的使用成效,需要对资金的预算安排、资金分配、项目管理、资金拨付、使用成效、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但是从目前公共支出情况来看,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存在一些模糊的情况,带来的问题就是财权和事权不能完全匹配。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囊括了预算、项目管理、业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倘若只让财政部门牵头,各个部门只有财务人员的参与,做好绩效管理的难度会较大而且效果不佳。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支持脱贫攻坚的建议 

  (一)着重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1.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组织开展感恩思进等教育宣讲活动,及时宣传党的各类政策,通过脱贫前后的生活对比,使群众懂得在脱贫受益后知党恩、感党情,加深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 

  2.积极开展精神扶贫在贫困户中开展勤劳致富孝老爱亲家庭文明卫生户评比,对不孝敬老人、不讲文明卫生、好吃懒做、赌博败家等人和事进行曝光,不断倡导乡风文明,提升贫困户精神追求,引导村民养成健康向上良好习惯。 

  3.积极开展“扶智”活动。建好村图书室,为村民提供相关农业发展知识,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拓展收入来源方式,在广大村民心中树立政策靠国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帮助。 

  4.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扶德、扶勤、扶志等精神扶贫,增强脱贫信心,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通过与贫困户共商发展种养项目或者推荐介绍到县就业平台务工就业,提供致富渠道;向贫困群众采购菜油、禽类、鸡蛋等农产品,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通过为贫困户和困难群众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解决吃穿住行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农户生活质量。 

  (二)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科学使用。紧紧抓住资金规划这一重点做好项目规划,在这一过程中要转变思路,改变原有的从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模式,做到从基层再到案头的汇总,使得资金规划更有针对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实事求是地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需要和项目开展情况来确定资金的支出预算,改变原有资金分配固化的现象,做到各部门之间资金分配的平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部门预算,最大限度减少在扶贫工作执行中无意义的人、财、物花费,防止行政成本占用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资金管理使用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为使资金管理更加有效,建议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打通扶贫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从而有效协作。通过该制度的顺畅运行,保障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利用,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厘清各个部门在资金使用中的职责,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实现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统筹监管、综合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四)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在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中,有些环节本应将贫困户的意见纳入其中,但由于未考虑这些因素,使得扶贫监管的绩效评价不够精准。因此在整个扶贫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过程中,建议增加群众和贫困户的满意度评价内容,成立专项评价小组,加大评价小组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小组成员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评价小组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驻村工作队进行监督,并形成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发挥好绩效评价体系作用。 

  (五)多举措加强完善监督工作 

  1.强化群众监督。对财政扶贫资金全面推行公示公告制,让公众的意见可以畅通表达,从中掌握项目运行过程中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让群众参与其中,不断提高群众监督的效果。 

  2.强化内部监督。厘清各级政府的监管职责,运用好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纠正不规范行为,防患于未然。 

  3.强化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全程参与到资金的使用过程之中,必要时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参与到扶贫资金的使用之中,倒逼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 

  4.强化处理处罚。将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典型违规案例进行曝光,同时运用好行政处罚手段和司法处置手段,强化财政监督的威慑力,为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驾护航。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财政扶贫资金要得到全面的利用,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财政监管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9日